謝鎮璘的漸層構圖在現實與幻象之間游走,透過獨特的視角與空間動態構築出超現實的氛圍,引領觀者進入純粹而原始的情感世界。他的作品不僅遊走於數碼藝術領域,更透過玻璃與金屬等材質,結合流暢的幾何線條、迷人的漸變色彩及獨特的光影效果,將藝術延伸至實體層面。他曾與Apple、Samsung、Adobe等國際品牌合作,創作數碼藝術作品、金屬裝置及藝術空間設計。我們榮幸與謝鎮璘進行專訪,談論其創作視角、製作過程,以及如何將數碼藝術融入實體設計。





請和我們分享你的創作旅程,你是如何踏入數碼藝術界?
我曾在動態設計公司擔任視覺設計師和藝術總監,工作兩年後決定專注於自己的創作。最初,我專攻海報設計,隨着時間推移,我的風格逐漸變化,從平面設計到插畫,再進一步發展成3D設計,逐步塑造出多元而獨特的視覺語言。


與色彩的關係如何演變?你在選色時會考慮哪些因素?
我熱衷探索色彩,從不同主題中汲取靈感,甚至研究材質來提取獨特的配色方案。我曾以八大行星、星座、京都、巴塞隆拿、極光為主題,將色彩劃分為不同的色彩庫,以便在創作時挑選出最合適的色調。


如何將數碼藝術融入現實世界,例如你的燈飾設計?
2024年,我開始嘗試將數碼藝術轉化為實體作品。在創作過程中,我一直熱愛以光塑造視覺,或營造光暈效果,因此我的第一件實體作品就是燈具,這與我的藝術理念完美契合。設計上,我融入了3D無限形態 ,這是我作品中的標誌性元素,讓作品始終保留我的風格。
你如何確保數碼藝術的精髓能夠延續到實體作品?
創作數碼藝術時,我會套用真實世界的光影法則到我的光源配置與構圖設計,因此在轉化為實體作品時,我會力求忠實呈現軟件模擬的材質。例如壓克力的透明度、漆色的準確性等細節都必須做到精準無誤。色彩是我創作的核心,因此在色彩還原上,我會極度專注,確保每一個細節都如預期呈現。




你欣賞的藝術家或創作者?
在藝術裝置與沉浸式體驗領域,我非常欣賞冰島藝術家Olafur Eliasson,他擅長利用 色彩與光影來構築獨特且深度的感官體驗,令觀眾完全沉浸其中。在數碼藝術領域,我則喜愛西班牙藝術家Six N. Five的作品,他的數碼創作技術極為精湛,作品充滿美感與創造力,每次欣賞都能令人深深著迷。





在創作過程中有遇過瓶頸嗎?如何突破?
我曾在平面設計的創作階段遇到瓶頸。雖然我欣賞平面設計的美感,但無法更進一步呈現更接近真實世界光影效果的視覺表現。於是,我決定學習3D軟件,希望藉此突破限制。


能否分享一些正在進行的項目,如何融合數碼與實體藝術?
我正在籌備一款投影裝置,模擬人腦在睡眠期間的色彩變化。這款裝置將呈現快速動眼期(REM)、夢境、淺睡、深睡 四個階段,以色彩變化 展現大腦的視覺經驗。投影將覆蓋圓形牆面,包圍觀眾,透過聲音與影像變化,打造沉浸式夢境色彩體驗 。




你認為數碼與實體藝術的界限將如何發展?
我認為數碼與實體世界之間根本沒有界限 ,數碼藝術可 無縫融入並呈現在現實環境中,無論是投影技術、互動藝術,或實體裝置,這些形式都能互補,激發更豐富的創意。我相信未來的數碼與實體融合將更加蓬勃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