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重推動女性藝術家地位、訴說她們獨特故事的Claudia Cheng,發表過不少藝術家訪談,也策劃了多個以女性為題的展覽。Cheng目前是泰德現代藝術館和The Serpentine Galleries的贊助人,致力建立熱情澎湃的藝術社區,透過資助、活動和展覽來支援藝術家們的發展動向。在獲得史丹福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後,Cheng在佳士得開展藝術生涯。我們榮幸邀請她分享創作視角、 在這裡,最近為季豐沙龍群展所作的策展,以及她的靈感來源。
請分享你的藝術背景,以及成為獨立藝術顧問和策展人的過程?
藝術一直是我生活中的重要一環。從小便跟當畫家的媽媽一起去博物館看展覽,當我在史丹福大學攻讀藝術史和繪畫課程時,對藝術的熱情更是持續綻放。接着,我攻讀藝術、法律和商業碩士學位,然後在紐約佳士得工作,在那裡我學到了評估藝術市場和與不同收藏家建立聯繫的寶貴經驗。我的職業生涯旅程總是這樣自然而然。多年來,我跟藝術家和藝廊經營者建立了良好關係,並進行大量閱讀和深入研究,準備就緒搬到倫敦出任獨立策展人兼藝術顧問,是趟多麼振奮人心的體驗。
你會怎樣描述自己的策展方式?如何將女性藝術家的故事帶到眼前?
我致力策劃反映我們所處時代的展覽,並創造出一個空間,讓不同背景的人士可根據自身的個人經歷交流和思考作品。
我專注於透過發表採訪和策劃展覽來重點帶出女性藝術家的故事,突顯她們的作品並呈現彼此實踐之間的對話。我的策展旅程變幻不停,與藝術家之間的對話也是不斷展持續。我熱衷了解他們看待世界的眼光,對方如何應對全球問題,想向觀眾傳達怎麼樣的故事。作為策展人,我發現她們作品的共同主題旨在在一個審美統一的空間中呈現出不同觀點的聯繫和並置。
能否簡單介紹季豐沙龍群展「翩翩浮生」的策展過程? 與個展相比,是次策劃群展的體如何?
當季豐軒邀請我策展以配合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時,我想選擇一個主題來回應香港人和遊客對這座城市重新成為全球焦點的興奮感覺。「翩翩浮生」取名於Milan Kundera的1984年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該書對輕與重進行哲學探討。儘管世界兩極分化和環境危機的威脅越來越嚴重,但藝術依然能守住避難所的地位,各種背景的人士可以在此聯繫、思考一線希望、處理情緒,或只是存在也可。
我喜歡策劃群展,能看到不同藝術家如何根據主題創作的過程着實有趣。群展將豐富多元的藝術家、藝術風格和運動交織,講述一個連貫故事。我被Kristy Chan、Aigana Gali、Rachel Garrard和Eleanor Johnson為展覽創作的作品所震懾——有些作品在光影、深度和失重之間移動,另一些則創造出冥想空間,觀眾可以在其中感受到輕盈或甚至振奮的情感。
是誰或甚麼事啟發過你並塑造你的實踐方式?
業內無數女性不斷激勵着我,從策展界同行和藝術家朋友,到為藝術平等鋪路的傳奇女性不等。藝術史學家Linda Nochlin在她的重點論文中帶起了藝術界的質疑:「為何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該論文更引發行業後來進行重大修訂。我會向沒有讀過《Women Artists: The Linda Nochlin Reader》的人細閱此書。 我深受策展人如Thelma Golden的啟發,她畢生致力推廣處於職業生涯初期的藝術家,尤其是新進非裔美國藝術家,還有Cecilia Alemani,她那精心設計的策展「Milk of Dreams」佔了百分之九十女性或非雙性戀參與者,並在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上創下歷史記錄。
你個人最喜歡的展覽/博物館/藝廊?
實在多不勝數!當中包括巴黎的Fondation Louis Vuitton,我喜歡最近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舉辦的Monet-Mitchell展,對今年四月在紐約古根漢博物館開幕的Hilma af Klint-Mondrian展覽感到非常興奮;如你春天在港的話,別錯過Sarah Sze的展覽,以及香港M+的草間彌生回顧展,讓人嘖嘖稱奇。
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展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推廣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我對今年春天英國泰特美術館重現永久收藏品感到特別興奮,新展覽將展出至少50%女性藝術家,包括部分我最喜歡的當代藝術家Tracey Emin、Bridget Riley、Rachel Jones和France-Lise McGurn。
能透露近來或未來的項目嗎?
我下個策展項目是Tizta Berhanu在Addis Fine Art的個展,名為Synthesis of Souls,探索人類的全方位情感。愛情、親密關係、親屬關係和母性的敘事貫穿於她色彩繽紛的作品中,描繪相互交織的人物角色。展覽將於4月27日在倫敦開幕,如果你屆時身在在城裡,不妨順道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