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對談
高級時裝品牌御用模特兒Tom Atton Moore,踏上不一樣的簇絨藝術之路

高訂系列的美遠比不上大自然所能賦予的一切,細看Moore自學成才的創作奇蹟

手工簇絨地毯製作新年在全球牽起了浪潮——香港和韓國等地也喜見不少相關工作坊和設計工作室的成立,推進這種療癒身心靈的手工藝術。而來自英國的藝術家Tom Atton Mooree憑藉自成一格的個性,在手工簇絨藝術界亦慢慢佔據了難以取代的地位。這位曾登上過不少高級時裝品牌天橋舞台的前模特兒,在倫敦Jermaine Gallacher、Gallery FUMI和洛杉磯 (他名為「Eden」的展覽將舉行至2月20日) 舉辦展覽後,隨即引起轟動,這位創作奇才擅長中捕捉大自然和日常美景,創造於動感滿滿的復雜圖樣。我們榮幸邀請了Moore進行訪談,了解他轉行當藝術家的歷程、創作路向以及怎樣透過YouTube影片推進工藝技術。

可分享你成為藝術家的過程嗎?是甚麼讓你如此入迷?

聽起來可能頗陳腔濫調,但我一直都知道自己總有一日會成為藝術家。我利用一種非常直觀的語言來思考,把世界分成美麗與不好看的事物,這既是祝福也是詛咒。我的想法的確可以非常直率。

(攝影:Lewis Ronald)

開始創作時,你的思維過程是怎樣?從哪裡開始?靈感多從何來?

我每天都在觀察,某些事物在視覺上對我來說非常突出。發現到一些挺不錯的創作對象時,一定記錄到手機裡。無論是四季更替、花開花落,還是浸浴時水面出現的形狀,也是靈感泉源。我多從設計角度來處理事情。

英國藝術家Tom Atton Moore
(攝影:Lewis Ronald)

你有沒有特定的工作室常規或習慣讓創作更順暢?

我的作息很有規律,幾乎把創作視為朝九晚五的工作。我是自己時間的創造者,所以對自我管理非常嚴謹。然而,當我進入狀態後,就會自自然然迷失其中,這種相繼出現的情況類近冥想。我會戴上耳機,工作到深夜。

(攝影:Lewis Ronald)

根據你的個人經驗,簇絨藝術的吸引力何在?

我想,大家對感覺熟悉的事物都多有根深蒂固的聯繫,比如地毯。這是一種可以站於其上、隨意觸摸感受和源於生活的藝術。

(攝影:Lewis Ronald)
(攝影:Lewis Ronald)

你會如何描述自己的美學風格?當下的方向是怎樣演變而來?

隨著時間推移,我的風格變得更大膽。我會說自己的美學圍繞顏色和形式而成,致力尋找在兩者之間所能產生影響的方法。創作時,我會盡量牢記傳統價值,同時用更具未來感的想法來試圖對抗之。我一直在努力看看自己能把「藝術應該是甚麼」的想法推進到何等程度。

你認為自己正處於創意旅途的哪個階段?

我覺得自己還是處於初步階段吧。腦裡不斷出現新想法,已花了一段時間考慮怎樣擴大工作規模。我想通過自己的作品融入環境,創造出更巨大、大膽、多彩的影響,徹底改變空間。

你是如何尋找和選擇展覽?

老實說,我親身到展覽的數量可能遠遠不及應該去或想去的次數。Instagram本身已幾乎成了一個網絡畫廊,只要不介懷比例和只觀看平面圖像的體驗,我認為你可以得到的其實也不少。

你認為正規的藝術培訓對於想涉足紡織藝術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嗎?

一點也不,你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入紡織藝術界。這是個廣泛得很的藝術領域,我自己便從用一部用木頭和釘子做的手織機開始,一旦明白到你終有一天可以使用更大型的織布機創作便行。部分學到的出色技巧也是我從YouTube影片上得來——有時候無心之失會讓你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創意發現。

你得到過最好的建議?

有時候,我會因為一件作品而受打擊,認為它完全出錯了。慢慢地,才學習到必須確保自己完成每件作品,而並非所有作品都必須是最終完成品。有地方不喜歡的話,下次避免重複做同一樣的事吧。畢竟,沒有人一定要看到它,除非你自願把作品供諸於世。

你能否透露目前在忙着哪些新項目?

現在的我正努力對簇絨創作進行更多實驗,裡頭有很多我還未親身試過的製作方式——加長的絨高、形狀、不同質地等等。至於其他,我現在還未能透露!

Words: Emily Leung & Nikey Cheng
Published on December 0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