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chella 2025公共藝術計劃由Public Art Company(PAC)策劃,突破傳統裝置藝術框架,探索 流動、光影與短暫之美。本屆藝術裝置不再僅是靜態作品,而是隨風律動、隨光變幻、在空間中流轉的視覺奇蹟。



PAC策展人Raffi Lehrer與Goldenvoice藝術總監Paul Clemente合作,邀請全球知名藝術家,打造一系列互動裝置,讓觀眾沉浸於動態藝術的魅力。作品遍布整個音樂節場地,以大漠光影、人體動態與環境變化為創作靈感。



英國藝術組合Isabel + Helen帶來《Take Flight》,一座60英尺高的動力雕塑 ,利用風力推動旋轉渦輪,展現流動的美學。白天,它以簡約幾何結構呈現靜謐視覺,夜晚則轉化為絢爛的光影秀,與Coachella沙漠的能量共鳴。



藝術團隊Uchronia創作《Le Grand Bouquet》,打造一片永不凋零的幻想花園 。巨型充氣花卉白天沐浴陽光,夜晚則化作光影幻境,猶如懸浮於現實邊界的夢境。觀眾可在花瓣下的陰影空間交流、歇息,感受短暫卻美好的片刻。



Stephanie Lin的作品《Taffy》則挑戰建築與空間概念。七座半透明塔狀裝置隨風擺動,營造光影錯視效果,讓觀眾仿佛置身海市蜃樓。靈感源自中世紀沙漠現代主義,隨日光移動,色彩由淡至濃,塑造瞬息萬變的空間體驗。



Lehrer 說道:「Coachella的藝術存在於極端環境:光影交錯、動靜並存、短暫卻永恆。這些裝置不僅是視覺藝術,更是與環境的對話;一座永遠無法真正飛翔的機械、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卉、一幢無法靜止的建築。」


PAC致力延續藝術裝置的生命週期,透過模組化設計讓作品能夠拆卸重組,避免短期展示後被廢棄。部分作品在展覽結束後,將永久安置於公共空間,讓藝術影響力持續延伸。


如Francis Kere的作品《Sarbalé ke》便於Coachella展出後,被移至印第奧市公園,成為提供遮蔽與休憩的地標性裝置。當作品無法搬遷時,PAC亦會優先考量材料回收與再利用,讓藝術在不同場域繼續發揮價值。



Coachella 2025公共藝術計劃再度突破藝術邊界,邀請觀眾不僅欣賞,更要參與、感受、激活藝術空間 。這場視覺與動態的交響曲,將重新定義藝術與環境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