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超越時間、文化、個體,而「Out of Sight」展示的只是有關其宏大含義的冰山一角。人們背負着各自的原因決定探尋靈性,有的為了窺見神性、從自身達到超脫的狀態、或是在群體之中滋養親密感,他們都在嘗試理解世界,並在世界裏外尋找自己的位置。而這個廣泛的概念,詞源亦因此而不斷擴展。
即日起於Rossi & Rossi黃竹坑舉行至11月4日的藝術群展「Out of Sight」,嘗試呈現出對靈性的概述,表達了人對當中無形、難 以捉摸的特質的不同理解。是次展出的藝術家包括Billy Apple、Siah Armajni、Massimo Antonaci、Janine Antoni、Fereydoun Ave、Konstantin Bessmertny、Matthew Brandt、張施烈、Gade、Amal Lin、Nortse、Shubigi Rao、王思遨、Tom Wudl,以油畫、繪畫、雕塑等不同媒介探討靈性這個普世主題。
早至舊石器時代晚期,各種史前文化已將洞穴藝術和可隨身攜帶的雕塑,應用於魔法儀式中。這些實踐闡明了人對超自然領域的信服,圖騰和符號的存在也表明人與精神體驗的連結。即使抽象,這些形態成功捕捉超脫的本質,並能夠傳達箇中的精神狀態。以此概念為基礎,Massimo Antonaci在紙莎草纖維上繪製白色、灰色和黑色的同心圓,藉以表現時間和潮汐的無限性。《Cerchio–Fuoco ZB》(2002-08) 探究形而上的概念,同時將他思考的結論視覺化。在數千年間,具象的宗教圖像與其符號象徵被刻寫入人類社會,持續影響個人的心理。在Janine Antoni的混合媒體雕塑《I unfold, I infold》(2019) 中,聖母瑪利亞的手勢被重新演繹,向外延伸的手掌變成往內翻。本用於識別神性的手掌將能量回歸到自身,同時肯定自己作為人類的身份。
如同古希臘人的想象,人類歷來亦有以擬人的手法去構建神明的形象。人將自身的特質與缺點投射到神聖的存在上,創造出一種自然生態與人類互動相互依存的世界觀。在拼貼畫《Four Sacred Elements》(2008) 中,Fereydoun Ave將古老的神祇石雕與人類的足印並置,旁添一抹鮮紅的筆觸,探索塑造這個世界的基礎力量。
在世界偏遠的角落裏,信仰延續自居民的古老傳說,依循著自己一套獨特邏輯。對於外來者,其視覺表現中所體現的靈性充滿異國情調而又陌生;但對於族群而言,它已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節奏,隨著時間而演變。Gade時常借用藏傳佛教的圖象,並加以修改。他於《Red Scripture》(2006) 中以流行文化與政治海報取代宗教符號,務求觀者審視充斥著極端消費主義的社會,同時反思信仰的現狀。君士坦丁亦採用相似手法,以靈性的意象評論當代議 題。《The Times of Great Ignorance in Yab Yum - Deity of Doubt》(2022-23) 中央合抱的明王與明妃引用了藏傳佛教中的歡喜佛,象徵著智慧與慈悲合一,佇立在俗世的混亂之中。
任何有關靈性的哲學討論都無法與死亡的議題割裂開來,古今往來不斷有藝術家探索死後的境界。Billy Apple在他2016年的作品中陳述:「The Artist Will Live Forever」,而這也是他對自己藝術實踐所投放的內容和態度。他將自己的名字註冊成商標,並在同一商標下培育了一個名叫「Class 31」的蘋果品種,通過這種商業程序去使自己的願景永垂不朽。同代的Siah Armajani則根據不同哲學家對生死的理解去設計墳墓,展覽中的《Tomb for Dietrich Bonhoeffer》(2016)便為該系列的作品之一。
人、物件、自然、物質的信仰和靈性難以捉摸,但在當代的語境裏,這些特質被過濾成興趣班、靜修之旅和修煉課程。它們的療效與價錢被劃上正比:價錢越貴,它們所提供的經驗就越趨崇高。一名男孩在Shubigi Rao的《Regarde Narcisse》(2013) 中透過電話直視自己的形象,好比Narcisse面對今日的挑戰與心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