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在金屬叢林中聆聽城市脈搏:目耳MUUUR打造夜態下的感官桃源空間

目耳MUUUR是ARCHIHOPE團隊為重慶夜經濟量身打造的沉浸式空間,融合建築、聲學與城市文化,讓人在夜色中釋放真我,重拾感官的自由

在重慶渝中區的繁華地段,一座名為目耳MUUUR的建築悄然登場。由朱海博領軍的ARCHIHOPE設計團隊操刀,這個佔地2,006平方米的空間不僅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更是一個讓人卸下白日偽裝、重新連結自我感官的都市桃源。設計靈感源自重慶獨特的地形與文化,以金屬叢林為主題,打造出一道通往心靈深處的紅色山梯。

朱海博建築設計事務所創辦人兼主持建築師朱海博

目耳MUUUR的命名意在解放人的眼睛與耳朵,讓人在夜色中重新感受城市的節奏。白天的中央商業區是效率與秩序的象徵,而晚上則是情感與自由的舞台。設計團隊以此為出發點,將空間打造成一個能夠讓人情緒持續升溫的感官空間,人們不再只是旁觀者,而是主動參與者。在這裡,不會跳舞的人也在跳舞,不會唱歌的人也在唱歌,不想爬山的人也在拾級而上,感受生活最真摯的回應。

建築外立面以衝孔鋁板構成,夜幕降臨時,金屬帷幕猶如撕開的通道,引領觀眾進入一個交錯著LED燈光、重金屬立面與紅色階梯的空間。⁠窄小的入口設計刻意營造期待感,步入其中,猶如穿越四季的重慶街巷,風雨雷電、烈日炎炎、上坡下坡皆在其中。設計師朱海博形容這是一場移步換景的旅程,每個轉角都暗藏驚喜。

聲學設計方面,團隊參考了英國錄音師Alex Boyesen的建議,以山城概念為基礎,打造出對角式舞台佈局,讓觀眾席自然抬升,縮短與舞台的距離,提升聲音的響度與清晰度。每層卡座的護欄與矮牆都經過精密計算,確保聲音的反射與覆蓋面達到最佳效果。舞台背景則以弧形屏幕延伸視覺深度,營造出強烈的空間衝擊力。

空間中的每根立柱亦延續衝孔板語言,孔距更大,既貫穿重金屬元素,也巧妙地分散聲音的回響。紅色步梯貫穿整個空間,連接三層動線,象徵嘉陵江與長江的交匯,也象徵人與城市的情感連結。站在最高層,俯瞰整個空間,彷彿置身十八梯之巔,感受山城的獨特魅力。

目耳MUUUR讓人們在夜色中釋放情感,重新找回與城市的連結。如朱海博所言,空間設計是每個人真實情感的鏡子,一個讓心靈得以釋放的港灣。對於習慣快節奏生活的都市人而言,目耳MUUUR或許正是一個值得借鏡的設計命題,如何在城市的縫隙中創造出屬於夜晚的自由與療癒。

Words: Sphere Editorial
Photos: Wu Jianquan
Published on October 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