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青天製作所把記憶注進空間,為章太炎故居重塑國學文化和昔日蘇洲的面向

「改造不是一味地融入仿舊,而是透過古與新的重疊,賦予這座老洋房新的語言,從設計到功能,再到訪客。我們希望章太炎先生的故事,不僅僅停留在那個時間, 也能夠融入當代故事,不斷生長,走向未來」

從古城區錦帆路走過,可以看到不少古樸典雅的老宅,這裡曾是蘇州子城,青磚平瓦下,沉澱着書畫之地的底蘊和風骨。坐落於錦帆路38號的章園便是這個街區一處頗具價值的文化印跡,大宅始建於1932年,是國學泰斗章太炎晚年藏書、著述、會客和生活起居之所。2023年,古吳軒書店接手經營,委託青天製作所主持設計這座百年老宅,將其改造為古吳軒書店和故居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場地內由3棟民國老洋房組成,建築外觀呈現中西合璧的風格,清水磚牆、蘇式木花窗、中式亭廊與羅馬柱結合。近600平米的南樓規劃為故居博物館,北面佔地約880平米的兩棟北建築則是此次書店的主體部分。

青天製作所接手章園的設計前,故居的整體面貌由古建保護修繕加固好後交接。待交接現場勘測後,發現以下問題與限制:

章太炎故居系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對此改造的限制較為嚴格;將1930年代的私人住宅轉換成今後對外開放的書店,原有的開間、佈局、動線存在明顯問題,會影響日後使用;室內面寬有限且進深較深,採光有問題;原有建築材料和風貌在修繕過程中受到損壞;牆體和柱子經過先前多次疊加修繕後,數據不準確且非直線;景觀過於直白,園子大門口就將整個庭院收入眼底,缺少了蘇式庭園本該有的委婉。

設計願景

團隊希望透過對章園整體功能的嵌入,融合為集書籍、傳統文化、國學為一體的綜合空間,用設計提升訪客的參觀體驗,將國學文化與蘇州記憶置入其中,回應章太炎故居的歷史價值和在當代蘇州城市與社區的公眾意義。

改造策略包括調整動線與空間關係,將90多歲的文保私宅,從功能上局部打開給到公共使用,需要規劃更符合空間使用的動線;結合蘇州園林步移景異、高低錯落,在極小空間裡創造豐富的體驗的特質,引入折疊空間的營造,將「綠色」、「園林」引入,創造垂直園林的概念, 服務不同年齡層的市民,同時將讀書植入生活;材料與顏色的運用,在無法改變現有條件的情況下,提升空間的遊覽體驗與章園的整體調性。

書店除了對外開放的部分,也需要工作後勤區域,設計順勢將原有進深狹長且不連貫的開間一分為二。以北面第一、二根柱子為界,將空間垂直得分隔為南北兩側。柱子以南為公共空間,供遊客瀏覽;以北則是員工空間,用於書店的後勤與服務。 同時利用門框與柱子凹口處設立展櫃與服務台,放大空間的功能效用,將觀眾動線與後勤動線清晰劃分。

垂直院落:折疊空間的營造

改造前每間房間的格局,色調都高度一致,設計團隊整理訊息時有感難以辨認。 唯一的線索便是南面的窗戶,透過窗景和窗外樹木的高度關係來定位,「垂直院落」的概念便由此產生:整個園子不僅是平面的一個庭院。 將南面空間串聯在一起,窗景處設有閱讀角「回」字形的平面,在設計上有意的增加觀眾的一個「繞」字,觀眾在樓層與走廊穿梭之間,便是在水平和縱向之中探索自然之景。

木材以「線」的形式搭配翡翠綠面板,格子的韻律衍生到天花板及西面牆體,有序的方向陣列形成視覺上的指引。展筒取義於青瓷和畫筒,以半圓形將空間包圍。 輕量沖孔鋁板的透光功能,讓瓷器充滿溫潤的視覺感。 在不遮住原有窗景的情況下,兼顧了展示空間的最大化需求。不同類型的展示載體,從書架、展筒、展箱、展架等多重元素塑造一個錯落有致的折疊空間。 此空間承載的不僅是書店功能,讀者在找書時亦能欣賞傳統手工藝大師們的作品,抑或是國學講堂的活動資訊。

綠色窗花:若隱若現的景緻

「開窗莫妙於借景」透過四邊形玻璃彩窗,可以看到章園若隱若現的景緻,這種虛實相生的效果,讓人在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園景的韻律,彷彿人在畫中游走。穿梭在章園裡,訪客透過窗花看到不同高度的綠景,從一樓的灌木到二樓的樹幹主題,再到三層的樹梢新芽。 設計團隊提煉了3種不同的綠色:草叢中的灰綠,偏翡翠的香樟綠,枝頭的果綠。

既對應了場地上的園景,同時也對應了章太炎先生的三種個人特質:沉穩的灰綠色是國學大師莊重頭銜下的社會眼光,而濃烈的香樟綠則是呼應了章先生內在強烈的 個性,時而做出「出世」舉動(1912年,章太炎先生在北京上海各報刊公開登載了《徵婚廣告》,在當時轟動了全國),果綠則隱喻了那個時代背景下新思想的萌芽。

章太炎不僅將蘇州作為終老之鄉,更將蘇州視為晚年端正學風、啟發後學的理想之所,1934年冬舉辦以「研究傳統文化,造就國學人才」為宗旨的章氏國學講習會,培養 了一批章門弟子,多卓然名家。 蘇州講習為規模最大、最有規劃的一次。 這個住所,就是章太炎先生當年舉辦國學講習所的地方。

國學講堂承載着章太炎先生的國學精神和文化造詣,該空間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主題,將稻草元素融入乳膠漆內,牆面的肌理為白色空間注入一絲粗礦和堅韌感。 曲線形線條延伸至圓頂,營造出窯洞的隱密感。 方正的桌椅可靈活擺放,方便場地功能的切換,訪客可在此閱讀工作。

Words: Emily Leung & Nikey Cheng
Photos: Minjie Wang & Shiying Jiang
Published on February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