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建築營為偏鋒畫廊建設「光的漏斗」,把光與空間感湧入藝術空間

偏鋒畫廊於2009年駐進北京798藝術區,是中國最早推動抽象藝術研究與發展的重要藝術機構之一。建築營獲邀進行改造,以進一步完善使用功能,應對未來發展需求

798藝術區是上個世紀50年代建成的電子工廠,後來轉變為當代藝術空間的聚集地,其混凝土拱窗便屬是標誌性建築元素之一。偏鋒畫廊的原裝建築風格卻與此大相徑庭,她是一座極普通的工業建築——封閉克制、無自然採光的磚混結構方盒子廠房。如何在滿足畫廊空間使用需求的基礎上,塑造具感染力和辨識度的空間,是建築營本次考慮的首要問題。

設計在既有建築形式與結構的基礎上,以「光的漏斗」為概念,打開原本封閉的盒子,引入多層次的光線,並重新梳理功能流線與結構材料的關係,營造自然、開放、高效能的藝術展覽、會客和辦公空間。

面向街道的建築外牆上植入了兩個梯形體量,成為方盒子向外翻開的窗口。一個作為入口門廳連接建築和園區街道,另一個梯形體量則作為飄窗,為辦公區帶來自然光和街景。門廳採用清水混凝土築構而成,半透明的U型玻璃作為立面,讓其朦朧、柔和的光感營造進入畫廊後的第一印象。新建部分的外側包裹了與舊建築相似的紅磚作為面層材料,與798工業街區景觀保持和諧。展廳空間則利用多個梯形光筒向天空「借光」。

天窗向下延伸至傾斜的牆面,形成三個大小不一的梯形光井,為展廳和會客廳帶來柔和的自然採光。首層是三個彼此分離而又相互連續的展廳,盡量提高室內高度,設計採用密肋砼結構盡量提高室內的高度,密肋樑的切割面為倒梯形,在樑之間嵌入了發光燈膜,為展廳帶來柔和均勻的人造光源。由傾斜牆面塑成梯型的二樓會客廳為接待重點藏家而設,故細心加入了休閒、會議、廚房、洗手間等功能。天窗引下的天光灑在斜牆上,形成獨具特色的會客空間,儀式感滿滿。接待處、會客區、辦公室的傢具均採用混凝土澆築而成,以岩板作為檯面材料,與空間引發鮮明的對應關係,耐人尋味。

Words: Emily Leung & Nikey Cheng
Photos: Jin Weiqi
Published on February 0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