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Catherine Downie與Daniel North共同創立的建築事務所Downie North,他們的設計理念簡潔而深刻:「我們設計的住宅,旨在真誠地連結人、地方與自然。」他們相信建築存在於理性與詩意的交匯點之間,既回應現代生活的功能需求,也細膩感知每個地方的獨特氣質。從城市到鄉郊、再到海岸,他們以謙遜的態度與對客戶的承諾,創造出溫暖而優雅的空間,回應「如何在地球上好好生活」的根本問題。

Catherine Downie成長於悉尼海港一帶,對自然景觀及地方的無形特質有深厚情感,這份感知也深深影響她的建築語言。在創立Downie North之前,她曾參與多個屢獲殊榮的住宅、室內及公共項目,累積豐富經驗。她以一級榮譽畢業於University of Sydney,並入選RAIA NSW Chapter Design Medal最終名單,亦曾獲得Architectural Science Prize及Outstanding Merit Scholarship等獎項。

Daniel North則深受現代主義的精神與樂觀態度啟發,創立Downie North的初心,是希望創造出具記憶感、歷久彌新的建築作品。他相信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對被動式設計策略、細節處理及光影空間的營造尤為著迷。他曾擔任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評審,並於University of Sydney任教。


Downie North以體貼且細膩的建築與室內設計聞名。你們在悉尼長大的個人體驗,如何影響你們的設計哲學?
悉尼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和溫和氣候,因此我們喜歡在建築中注入一種自在與放鬆的氛圍。你可以赤腳行走,房子可以完全打開。我們的目標是讓建築感覺像是風景的延伸。Daniel從小在悉尼港和城市北部的Pittwater駕駛小艇,與鹹水的接觸是悉尼最本質的樂趣之一。這讓他熟悉土地的節奏、氣候在一年中的變化以及其帶來的微妙差異。即使是在較都市化的項目中,我們也始終尋求與大自然的連結,其中最強烈的兩個元素是叢林與海岸。善用這種與自然的連結,可能是我們最執著的事情,因此建築成為風景和環境的延伸。我們理想中的建築,是讓人感覺它好像一直存在於那裡。




你們工作室的核心理念是如何平衡理性與詩意?這種二元性如何形塑你們的創作過程?
建築不能只是單純的功能。它要回應設計需求、遵循邏輯,需要清晰明確,就像工具一樣,必須有效率且有目的地設計,但對於這個目的的回應中,也應該存在美感,因此我們一直在尋求能做到這點的建築作品。手繪圖稿帶有情感,因此我們總是從手繪開始。這種做法既喚起記憶與感覺,也同時回應理性思考的一面。


Downie North 經常將自然材質和紋理融入作品中。你們如何挑選與設計理念相符並兼顧可持續性的材料?
我們認為人、自然與建築是互相連結的一個系統。建築並非與它所處的自然世界分離。我們對天然材料有情感上的回應。減少碳排放是我們工作室不斷討論的話題,我們盡量選用本地且具最高可持續性認證的材料,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好的設計應該能夠持久。建築過程有環境成本,所以必須負責任地進行建造,並確保其耐久性。






作為建築師,在職業旅程中你們遇過哪些重大挑戰?這些挑戰如何影響你們的工作方式?
作為一間以住宅項目為主、設立在悉尼的小型建築事務所,我們確實在某種程度上運作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這當然有一定挑戰,但也讓我們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保持與設計本身以及直接與客戶、顧問和建築師合作的緊密聯繫。創業初衷就是不想與我們熱愛的事物疏遠。我們有意識地保持小規模,這讓我們可以依自己的條件運作,精選項目與合作對象。這種規模帶來的清晰與靈活,給了我們很大的安心感,我們也非常感激這點。


作為共同創辦人,你們如何在創作上協作?是否各自擔當特定角色?又如何處理設計理念上的分歧?
我們既是生活伴侶,也是工作夥伴,經過二十多年的共處,早已建立起默契與共同視角。不過每個項目都有其獨特性,我們會因應項目的不同展開討論,並一同在描圖紙上繪圖,尋找彼此回應之間的平衡點。我們會不斷推敲,直到留下雙方一致認為最精華的部分。有時其中一人對設計方向特別堅持,另一人則會選擇支持或提出質疑。這是一種在大學時期就開始學習的過程。我們對自己要求甚高,但正因為這份嚴謹,作品才能更臻完善。



工作之外,作為建築師,你們如何放鬆並充電?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活動或環境啟發你們的創意?
身為育有學齡子女的父母,雖然工作之外的時間有限,但我們住得靠近海港與叢林,常常前往海灘或叢林散步,這些活動對身心非常有療癒作用。Catherine熱愛園藝與跑步,每周約跑20公里,親近自然讓她得以重拾平衡與寧靜。Daniel則喜歡演奏與聆聽音樂、繪畫以及手作,親手創造的過程帶給他特別的成就感與樂趣。他鼓勵大家每天都嘗試創作一些東西。只要有機會,我們也喜歡旅行,尤其偏愛日本與意大利這兩個地方。



你們最近參加過哪些展覽或文化活動,對設計觀念有深遠影響?
我們最近去了New South Wales藝術館,參觀Archibald、Sulman和Wynne獎的比賽作品。Archibald和Wynne獎的肖像及風景畫特別讓我們產生共鳴。身份、性格和風景有無限種詮釋方式。給某樣東西加上框架,會讓人以不同角度去看它,這點與建築頗為相似。




有哪些書籍、音樂或其他創意作品啟發你們的建築與設計方式?
現今正是設計師的黃金年代,創作文化豐富多元,建築作為其中一環,深深滲透於藝術、工程與科學領域。我們得以輕易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作品。Daniel對藝術、設計史及電影設計尤為熱衷,現代主義的樂觀精神與活力為他源源不絕地注入靈感。他收藏了大量關於「加州現代主義」的書籍。在電影設計方面,《星球大戰》系列中設計師賦予服飾、載具及建築的趣味與熱情,令他深受啟發。




Catherine則對電影與時尚抱有濃厚興趣,Juhani Pallasmaa的著作《The Eyes of the Skin》與《The Thinking Hand》在她年輕時期對她影響深遠,至今仍是她持續汲取靈感的泉源。Glenn Murcutt的設計哲學與方法論,成為我們建築實踐的重要指引,他同時也是我們敬重的導師與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