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對談
DA INTEGRATING LIMITED創辦人兼設計總監魏展文以簡至豐,妙用藝術視角探索空間與人的關係

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的魏展文致力於極簡實用主義與藝術空間的研究與探索,並延伸到人們的生活與設計實踐中,引用「光」與自然生態,創造舒適、能與人共同成長的雋永空間

專注當代藝術跨界的空間創意公司DA INTEGRATING,由創辦人兼設計總監魏展文於2013年在倫敦創立,「D」(Design) 代表設計與實用主義,「A」(Art) 意為藝術,魏展文的初就是將實用主義與當代 藝術融合,並填補生活的縫隙。迄今,公司已完成包括深圳e當代美術館、三亞當代藝術館、深圳KENNAXU畫廊、成都歲月藝術館、騰衝啟迪當代藝術館等當代藝術空間。

你在何時建立自己的公司?原因何在?怎樣維持對設計的熱情?

2010年在倫敦參加中英學術交流後,我突然萌生了創辦設計事務所的想法。當時我沒有回國的計劃,所以選擇在倫敦創業。我對設計的熱愛源於不斷嘗試,並專注做好每個項目,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會自然湧現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創意想法。最具意義的時刻就每完成一個專案後收到客戶的好評,這對我而言是最大的認可和動力。

DA INTEGRATING LIMITED創辦人兼設計總監魏展文

你認為 DA INTEGRATING LIMITED 擁有獨特統一的審美觀,還是較多元化的創作理念?

我們遵循多元化的設計理念。早期在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習經歷,讓我在藝術、建築、室內設計、平面設計、時尚、紡織品和珠寶設計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所涉獵。在倫敦生活的四年裡,我經常參觀博物館和藝廊。這些經驗對我的多元化設計策略產生極大影響,因此在創辦事務所之初,我將它命名為DA INTEGRATING,意為一體和多元化。

你如何在不同性質的設計中引入光線和大自然?

首先,我會專注於場地的位置、方向、原始結構的研究,找到窗、洞口的地方,確定光源的位置,以及區域性和四季光的變化。例如歲月藝術館前台上空的天窗,其實是原建築通往樓頂的檢修口。成都的日照天數很少,特殊的光影為空間帶來豐富的變化。天窗在空間的中軸位置,自然光已可以點亮空間,光線遊離在牆面和地面,那種自然幽靜的氛圍,非常有趣。我認為自然光的生命力是空間的靈魂所在。在空間設計中,我會圍繞自然光的基礎來進行創造,由此才能打造出能自然生長的舒適空間狀態,也是我一直想表達的構思:用光去創造空間的藝術與情感。

你為許多當代藝術空間創造出迷人的設計,從深圳e當代美術館、三亞當代藝術博物館到KENNAXU畫廊。這些項目最具價值和挑戰性的地方何在?能否向我們介紹這些項目的誕生因由?

藝術空間的挑戰大多在於天花點位的隱形設計,尤其是空調出回風口和消防點位位置,暗藏進去的處理成為我們設計的一部分,使其形成天花上某種規律的設計圖案。 目的是令空間觀感更俐落和純碎,讓展覽和訪客體驗都得到最佳效果,成為寧靜和舒適的藝術空間。此外,空間的比例和尺度至關重要。找到最佳比例和尺度,對空間的舒適度和功能性是非常關鍵的。e當代美術館和KENNAXU畫廊都採用了相似的設計策略,前者是2014年開在福田保稅區一個舊廠房裡的美術館,後者則是由益田村一個90年代老社區住房改造而成。兩個項目最有價值的部分在於,它們打破了藝術空間的固有模式,衝破標準的藝術創意花園或商業地段,注重與日常生活的連結。最具挑戰性的是,如何在這樣的基礎環境中,打造出既自然、親切又不失國際專業的當代藝術的藝術空間。最後,三亞當代藝術館是2016年設計的項目,坐落於國內首個藝術綜合體,可以說是把藝術館打造為藝術住宅的「樣板間」,更加貼近生活。

一個精心設計的藝術空間是怎樣實踐得來?

每個設計者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故事、學習背景、經歷過的人生、累積下的項目,只要用心去把手上的事做好,這些屬性便自然而然地在作品中展現出來,成為設計者的 特色。我在早期的專業美術教育體系中,掌握了快速抓住事物特質、捕捉內在故事性、把控整體與細節關係的能力。在倫敦藝術大學求學期間,我與各地風格各異的藝術空間,以及各類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有過深度交流。時間本來就是一種自然而微妙的影響。

你最喜歡的畫廊和藝術空間?

Peter Zumthor的Bruder Klaus田園教堂和西澤立衛的豐島美術館。

你希望在職涯中實踐哪些尚未實現的目標?

我希望創造出更多有趣且多樣化的作品。去做一些具有社會意義的事情,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東西,為人們提供幫助,這是我們當前時代所需的設計。目前我們的專案大多在中國落地,希望未來能向海外拓展業務,貢獻出更多的作品。

Words: Emily Leung & Nikey Cheng
Published on October 1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