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對談
求同存異的創作精神,在西濤設計工作室兩位創辦人的視角下演活建築精髓

人與生俱來就是擁有自主思考和立場取向的個體,即使是最合作無間的親密夥伴,也總有意見分歧的時候,這種差異看似邁步往前的障礙,但若能善加運用,卻可互補不足,讓各自的長處獲發揮極致

成立於2016年的西濤設計工作室,由獲譽為「建築界值得關注的100位女性」的蔡春燕和曾任職李瑋珉建築事務所設計總監的劉濤,在上海合力創辦;兩位主持設計師涉足的創作範疇廣泛,遍及城市小宅室內設計、鄉村老屋改造、街頭小店、青年社區等大小項目,鑽研舊建築活化更新與起居空間物體聚落的議題,致力運用直接日常的本土材料和建造技術來展現對工藝與細節的表達,重建生活裡常被忽略的美,還原設計的本質,讓純粹的形式得以透過精簡而精確的方式呈現。 

他倆的視角既相似,也具迥然不同之處,但正是這些無間斷的磨合、排斥、契合,讓他們為公司旗下每個項目換上煥然一新的景象,讓新元素與原本的建築靈魂建起對話和互動。我們榮幸邀請兩位進行深度談,了解他們的國際視野,並一窺二人無懈可擊的合作模式。

西濤設計工作室主持設計師劉濤和蔡春燕

有甚麼因素促使兩位創始合夥人決定聯手打造西濤設計工作室?你們在公司創辦之前各自發展的職業分別是甚麼?是甚麼因素促使你們走上建築設計的創作之路?

一起合作的想法是很長時間內慢慢產生的。我和劉濤在成立西濤設計工作室之前,分別在不同的設計事務所工作,但我們經常會互相交流各自正在進行的項目。在這些過程中,會發現彼此的個性和能力不大一樣,但是有些共同的排斥的設計方向。一起工作之後,依然維持著這種相同和差異。我們的爭執很多,在項目的不同階段,所起的作用不一樣,但對於項目整體的圖景和不應該成為甚麼樣的想像都是契合的。

你們會怎樣形容自己的設計風格?處理項目時,你們大概是怎樣分工?各自的擅長之處何在?

我們成立工作室的時間不算很長,可能還沒有建立起明確的設計風格,或者說我們在迴避被固定於一種風格。建築學是一個需要高度的自律和邏輯能力的工作,與其建立風格,我們尋求的是建立起一套適合我們的工作流程,一些自己的觀察方式、對場地的理解能力和協調組織各種社會資源實現設計的能力。每一個項目,我們都是會一起討論,從概念到每一個細節。交換觀點、爭論和質疑,這些都有助於完善一個項目的發展。我們的思維方式不同,劉濤比較有想像力,會形成一個項目的圖景創造。CC (蔡春燕) 反而是比較邏輯和理性的,在突破項目條件的限制和解決具體問題上比較靈活。

「半建築半室內」的設計原則是久經歷練而建立而來,還是你們一開初已清晰奠定的創作視角?

是在很多年的經歷中慢慢建立起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意識到在很多時候建築作為殼,內部空間及發生於其中的生活場景是被忽略的,而室內設計有時會過度的修飾。我在工作幾年後,到了Berlage攻讀碩士學位,當時的畢業論文研究了關於空間內部的物體組織關係。所以在成立工作室的時候,我們有意識地去嘗試連接建築和內部空間的斷裂關係,慢慢形成我們現在的設計思路。

你們最欣賞的設計師/藝術家/建築師是誰?他/她對你們的創作有怎樣的影響?你們的創作靈感多從何來?

劉濤:Louis Kahn。不止是他的建築,並且也受到他保持持續投入的工作狀態的激勵。

蔡春燕:我們被太多的建築師和藝術家的作品觸動過了,會把他們的作品放回到歷史的線索和觀念譜系裡去參考和學習。如果非要說一個的話,對我們的工作有最直觀的影響對是Gordon Marta-Clark,他對廢棄建築進行切割和解剖,表達出建築的脆弱感和生活的複雜性,讓我們對建築的建構、空間和材料組織都會進行反思。我們的設計似乎不太有靈光一閃的時候,反而是在對場地的理解驅動下,經歷一次次的討論、推翻和修改,直到交圖最後一刻的細節探討,形成我們的每一個項目。

你們眼中理想的商業和住宅空間設計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可以怎樣提升情感和生活素質?

我們工作室的項目類型跨度比較大,住宅和商業空間設計都會涉及到,能體會到兩者的關注點確實是很不同。住宅需要舒適溫暖的氛圍,協調材質和光線、私人和家庭生活空間的平衡。同時我們會去理解每個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設置一些安靜的停留角落,用空間去影響生活於其中的人的行為;也會花很多時間設計細分的收納空間。當下的商業空間設計就很不一樣,一些吸引眼球的或者具有品牌傳播性的設計需求,會擠壓基本的空間設計的領域。

可以分享目前為止你們最享受/喜愛的設計項目嗎?

劉濤:每個項目的設計過程都充滿了掙扎糾結和艱難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讓自己滿意的項目。以我對自己的了解,可能永遠都不會有真正滿意的項目。只能說有幾個項目的過程,讓我感受到一些尚不清晰的方向或者轉變,比如說半圓廳公寓和吱音探索店。

蔡春燕:我的感覺不一樣,雖然也認同設計過程的痛苦,但我對每個項目都有覺得不錯的地方。最喜歡是我們自己的辦公室,每天工作的地方。我們保留了原來粗糙的水泥牆面和地面,用輕鋼龍骨骨架圍合出工作區;用一張超尺度的11米大桌子跨越幾個房間,作為模型台和材料。整個項目的造價很低,但很舒適並且抽象。使用了三年之後,我依然覺得這是我們很好的項目,因為這個項目裡設計師和「業主」最互相理解。

疫情對設計界和你們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客人的需求有哪些明顯轉變?你們預視可見將來的設計潮流會朝哪個方向出發?以當下封城的狀態而言,你們會怎樣繼續處理設計事項,還是把這危機視為喘息、重新出發的機會?

在疫情的影響下,人跟自己以及他的居住環境相處的時間變多了。世界變得向內看,關注內心也關注建築之內的空間。人們對外在世界的憂慮情緒在積累,轉而向自己的私密空間去尋找安全感。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從2020年開始,我們收到住宅項目的諮詢變得很多。大家都希望有一個「隔離」或者「自我隔離」時舒適體貼的居所。也許這是一個契機,設計的關注點會回到根本上來,關注功能、親密感、跟生活貼合。跟過去幾十年的大型快速建設相比,建造的合理性與可持續性也會成為項目實施的出發點。我們已經3週沒有出家門了,跟同事們通過視頻會議,通過共享屏幕可以在同一張圖紙上畫草圖討論設計。從開始的煩躁不安,到現在有一點平靜下來。每天都當成房間裡的旅行,也希望這段時間可以讓每個人感受到內部空間和鄰近尺度的意義。

可以隨心選擇的話,你們會最期望處理之前從沒有接觸過的設計項目?

最期待的項目類型,是獨立的住宅項目或者社會住宅項目。住宅是最基本最初的建築原型。我們期待有機會可以從基本的條件下,去探索一次生活習慣和居住體驗的建築設計。我們也有過一些公寓和別墅的住宅室內設計作品,設計過程都很投入,感受到與做商業空間不同的有趣之處。但一個從建築到室內的整體性住宅設計,依然是我們最想嘗試的。

可否推薦/分享你們近來最喜歡的一套電影/一本書/一個展覽?

電影Nuri Bilge Ceylan的《烏扎克遠方》;書John Williams的《奧古斯都奧古斯都》

Words: Emily Leung & Nikey Cheng
Published on August 1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