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位於赤柱舂坎角的奢雅居所:Studio Quinn細膩詮釋收藏家的生活美學與空間敘事

Studio Quinn首個住宅項目落戶赤柱舂坎角,以細膩筆觸捕捉生活軌跡,融合藝術收藏與家的溫度,打造一座充滿故事感的理想居所

赤柱舂坎角的南岸海風輕拂,一座四層樓的住宅隱身其中,時間彷彿凝滯在這靜謐的角落。這座面積達2,600平方呎的空間,是設計工作室Studio Quinn的首個住宅項目,由創辦人兼設計師Quinn Wong親自操刀,以她一貫強調的「個人化設計」理念,將空間轉化為一種生活敘事的載體。

Wong擅長以設計回應居住者的日常與情感,讓空間不只是功能的集合,而是生活態度的延伸。這座舂坎角的住宅,正是她對「以設計改善生活」信念的具體實踐。她以細膩層次的手法,將一幢建於1980年代的建築注入當代美學與人文溫度,活化為一座充滿藝術氣息的家。

設計工作室Studio Quinn的創辦人兼設計師Quinn Wong

屋主Matt與Jess是一對熱愛藝術與旅遊的年輕夫婦,與他們的愛貓共同生活。Matt身兼收藏家與策展人,收藏品涵蓋畫作、雕塑與各類藝術珍品。他希望每件作品都能在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而Jess則鍾情歐洲古典風格與音樂文化。兩人期望這個空間既能展示他們的收藏,也能成為親友聚會的理想場域。

住宅位於山路轉角,東西向的格局讓晨曦與夕陽自然灑入室內。設計師巧妙運用自然光線,在牆面與嵌位中規劃展示區,讓藝術品隨光影流動而展現不同層次。冥想空間內,一尊面向庭園的金色佛像靜靜佇立,在斜陽映照下散發溫潤光芒,為空間添入一份靜謐與莊重。

空間布局以層層遞進的節奏展開。地面層設有玄關與專用車位,一樓為靜謐區域,包括冥想室、書房、客房與工人房,提供沉澱與專注的角落。二樓則是生活的社交中心,開放式客廳、飯廳與廚房自然串連,動線流暢。三樓回歸家庭核心,設有主人房與兒童房,承載着對未來的溫馨想像。戶外空間由後院延伸至天台,讓自然氣息滲透日常。

細節處處細藏驚喜與巧思。客用浴室以大面積水果圖案牆紙配搭蘋果綠磁磚,營造出活潑而不失品味的氛圍。書房裡,1950年代Ico Parisi紅玻璃書桌與中美洲部落風地毯交織出獨特個性。展示區中,柚木邊櫃與Arne Jacobsen復古皮革蛋椅並列於人字紋木地板上,低調中展現張力,與全屋的裝飾線條與壁板細節相互呼應,散發出經典而不造作的優雅氣質。

廚房則成為空間的視覺焦點。Calacatta Rosso大理石的深紅紋理如藝術筆觸般流淌,延伸至中島邊緣,營造出強烈的空間張力。Jess鍾愛歐洲壁爐的典雅風情,設計師以此為靈感,打造嵌入式牆面,擺放唱盤與珍藏黑膠唱片,並鑲嵌Calacatta Black大理石,與廚房設計相互呼應,細節中盡見生活情調。

這座位於港島最南端的居所,糅合歐洲古典與現代元素,在歷史的厚度與生活的溫度之間,讓藝術與日常自然共生,成就真正屬於居住者的生活美學,如實反映Wong的理念:「家,是承載生活點滴的地方,也是尋找快樂的起點。」

Words: Sphere Editorial
Photos: Courtesy of Studio Quinn & Common Studio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