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樂聚同一屋簷下:如恩設計研究室築構多代同堂的新加坡私宅

設計團隊以四合院為創作靈感,讓建築成為連繫家庭成員的情感橋樑

「同一屋簷下」的生活概念從不局限於電影或電視劇裡溫馨的情節鋪排,在如恩設計研究室的創作視角下,如此歡樂願景更成了這所約13,000平方呎新加坡私宅屋人的生活日常。

如恩設計研究室主持建築師郭錫恩和胡如珊表示:「在委託時,業主提出了一些構想:首先,原址重建的住宅空間能夠容納兄弟姐妹三人及各自組建的家庭;其次,能有一座花園,以紀念他們已故的母親;最後,保留舊建築中 的坡屋頂設計,作為他們童年回憶的寄託。舊建築帶有英國殖民時期獨棟平房的風格,融入了維多利亞風格的裝飾細節以及當地的傳統馬來建築元素,其遮風避雨的深屋簷依稀可辨。 鑑於當地的自然氣候,坡屋頂滿足了建築的功能性,同時也是棲居者情感依附的表達。」如是者,如恩團隊將坡屋頂的意象與四合院的建築形式融合,為傳統建築帶來嶄新的解讀。

團隊續說:「我們試圖透過空間形式的表達來探索共同居住和集體記憶的概念。原址鬱鬱蔥蔥的植被沿著緣線形成自然綠帶,這一景緻在設計中被保留了下來。 新建的兩層住宅圍繞著中庭的紀念花園而展開,連接所有的公共空間。花園作為先母的紀念場所,佔據了露天庭院。 一樓的棲居空間與大自然相互對話。通透的玻璃牆面使所有的空間與內外花園連結。我們旨在將公共區域的視覺通透性最大化,包括:客廳、開放式廚房、餐廳及書房。如此一來,無論居住者立於何處,都能在茂密植被的環繞下,望向中央的紀念花園。 在溫度適宜時,屋主可移動開啟大型玻璃門進行通風,亦可隨時通往花園。」

二樓設計延續了坡屋頂的設計,具有「庇護」的意義,既可將公共與私人空間劃分,同時又能模糊兩者的邊界。睡房位於較私密的二樓,隱密於屋頂的山牆之下。從外看去,整棟大樓依然像極了一棟四面坡屋頂的獨棟平層。天窗、睡房與陽台間的大面積玻璃牆,將視野向外延伸,引入室外景觀。透過剖面的相互作用,三個雙層挑高空間連接了一樓的公共空間與二樓走道。這些空間相互滲透,讓屋主得以在私人空間觀察公共區域,創造出直向的視覺連結。

步入紀念花園之前,屋頂上方的一處切空將小樹輕輕框入。陽台與採光井從坡屋頂的立面雕刻而出,光滑的屋頂外部過渡到內部木板紋理的混凝土。一樓的動線基於圍繞花園的環形空間,賦予紀念空間神聖的冥思。無邊無角的渾圓線條,象徵身心的本源回歸。紀念花園彷彿是眾人的心之所在,也是「家」的核心,把永遠無法觸及的回憶守護在心裡。

Words: Emily Leung & Nikey Cheng
Photos: Fabian Ong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7,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