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待涇村花海民宿的建築改造,造就江南水鄉與四季花海的溫柔邂逅

綿綿絮語:來一趟建築與水鄉和花海之間的對話

旅遊代表的我們出國見聞的機會,更加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即使是最傳統的邊境地區,在遊人數量增加的條件下,往往能引發更豐富多樣的業務可能。上海金山區的待涇村便是最佳例證,這個典型的江南水鄉,住着依水而居、世代耕漁的人家,而隨着花開海上生態園的增設,嶄新的業態模式也隨之而來,而由於傳統的農家事業已難再滿足來自市區的度假客的需求,當地急需一間新型民宿,讓周邊農戶的產業得以升級,造就花海民宿的建成。

駐上海的凡度設計事務所既保留原居民生活建設的建築格局,更靠着現代功能更新,在四季花海裡創造古今共融的民宿空間。「我們從整體上保留了原民居北面一層與南面三層的格局,以及南庭北院的形態,並根據當地政策,在不突破原有建築屋頂輪廓的基礎上,對其平面功能進行重新調整。」凡度設計事務所的項目負責人指:「如何將千畝花海鏈接到江南水鄉?這是本次設計項目的切入點。」

如詩如畫的花海固然是民宿的重點景觀,而為了讓花海的面貌能立體呈現眼前,二樓和三樓的客房均配以特大窗戶,引入花海,而外置的樓梯則讓本來純白寧靜的民宿建築頓時活潑起來,把不同面向的觀景空間統一地拉在一起,拾級而上,你的視線自會游走於花海與水鄉之間,沉澱在溫柔的詩意世界裡。

美景當前,怎忍心讓人造設計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擊破?凡度設計事務所的團隊自有一番獨到見解:「建築不應成為這個整體環境裡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而是掩映在周邊的環境中,若即若離。這是我們最初的設定。」

他們口中這種「若即若離」的觀念,即是繼承粉牆黛瓦的基調,維持水鄉民居的標準,既讓民宿充當待涇村民宿改造引領者的角色,也不希望對江南水鄉的風貌現狀造成衝突。於是,衍生自花瓣的曲線形態,便慢慢在樓梯間的雨棚、共享休憩空間和建築窗上成形,落下視覺衝擊和記憶點。而面向花海的屋頂則見彩色金屬瓦設計,點綴式的散落痕跡彷彿有數片花瓣飄落在屋頂上,豐富庭院的深度和色彩。

起伏跌宕的線條包裹建築四周,憑藉最誠摯的盼望與笑容迎接江南水鄉的新一章。

Words: Emily Leung & Nikey Cheng
Photos: Jing Guo
Published on May 05, 2022